铭正文案网-每一句好文案都值得收藏

铭正文案网-每一句好文案都值得收藏

苏轼的生平经历简要概括?

59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被誉为“苏东坡”。他的一生充满了起伏和波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早年经历与科举考试

1037年,苏轼出生于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

1056年,他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高中进士第二名。

1061年,应中制科考试,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初入仕途与反对变法

宋神宗时期,苏轼曾任祠部员外郎、知密州、徐州、湖州等职,他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而上书,导致他被调离京城,自求外放。

乌台诗案与贬谪

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他人生中的一次重大打击。

宋哲宗即位后,他一度被重用,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但随后因新旧党争再次被贬。

远谪与随缘自适

宋哲宗亲政后,苏轼被远贬惠州、儋州,最终于1100年遇赦北归。

1101年,苏轼在常州病逝,享年65岁。

苏轼在文学、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均有卓越成就。他的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此外,苏轼在政治上虽属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他的人生态度豁达乐观,即使在困境中也能自得其乐,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和感人至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