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匡衡凿壁偷光
汉朝匡衡因家贫无烛,凿穿墙壁借邻家烛光读书,后成为丞相。
二、车胤囊萤夜读
东晋车胤夏夜捕捉萤火虫,借光读书,终成学者。
三、孙敬悬梁刺股
东汉孙敬为防打瞌睡,用绳子系头枕梁,苏秦则用锥子刺大腿提神,后人以“悬梁刺股”喻刻苦学习。
四、欧阳修借荻草学书
北宋欧阳修幼时无钱读书,母亲以荻草代笔教他写字,后成为文学家。
五、顾炎武读破万卷书
明末清初顾炎武手抄《资治通鉴》,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著称。
六、蒲松龄《聊斋志异》的诞生
清代蒲松龄长期采风,废寝忘食地创作,终成文学巨著。
七、孟母三迁教子
孟子幼时贪玩,孟母三次搬家,终使其成为思想家。
八、陆游“书巢”精神
南宋陆游家中藏书万卷,被称作“书巢”,一生创作九千余首诗。
九、范仲淹划粥苦读
北宋范仲淹幼时贫寒,以“先天下之忧而忧”为念,刻苦读书后成为宰相。
十、董遇“三余读书法”
东汉董遇常在田里耕作时诵读经典,被尊为“儒宗”。
其他典型
贾逵隔篱偷学:东汉贾逵为读书,隔着竹篱笆偷听老师讲课。
孟柯改过勤学:孟子幼年贪玩,孟母三次搬家教育,终成儒家学者。
王羲之吃墨:东晋王羲之练习书法时,常以墨汁充饥。
祖逖闻鸡起舞:北朝祖逖与刘琨夜间练剑,喻志向。
这些故事展现了古人克服困境、追求知识的执着精神,对后世教育仍具有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