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人牙慧是一个汉语成语,具体解析如下:
一、成语含义
字面与引申义 - 字面:
指拾取别人咀嚼后吐出的食物残渣,比喻拾取别人的语言文字或观点。
- 引申义:常用于形容缺乏独立见解,只会重复或模仿他人观点,缺乏创新。
核心要素 - “牙慧”:
原指咀嚼后吐出的食物残渣,后比喻前人的言论或智慧。
- “拾”:指捡取、模仿的动作。
二、成语出处
该成语出自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原指韩康伯未能领会殷浩言外之意,后演变为“拾人牙慧”的典故。
三、近反义词
近义词:人云亦云、鹦鹉学舌、随波逐流。
反义词:标新立异、独辟蹊径、别具一格。
四、用法示例
贬义语境:
“他的演讲内容空洞无物,完全是拾人牙慧,缺乏原创性。”
中性/褒义语境 (较少见): “在学术研究中,借鉴前人成果是必要的,但需结合自身分析,避免拾人牙慧。”
五、结构与用法
结构:
动宾式成语,可作谓语、宾语。
感情色彩:贬义,常用于批评缺乏独立思考的行为。
注意:成语中的“慧”不可写作“惠”,属于形近字误用。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