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读书》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培根写的一篇关于读书意义、方法和选择的文章。以下是对这篇文章的原文赏析:
读书的目的
怡情:读书可以陶冶情操,使人在独处时感到愉悦。
傅彩:读书可以丰富人的言辞,使人在高谈阔论中更加出色。
长才:读书可以增长才干,使人在处理事务时更加明智。
读书的偏向
费时过多易惰:读书时间过长可能导致懒惰。
文采藻饰过多则矫:过分追求文采会使读书变得做作。
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仅凭书本知识而不结合实际情况,显得学究气。
读书与经验的关系
读书可以弥补天生的不足,而经验也可以补充读书的不足。天生的才干如同自然花草,读书后才知道如何修剪和移接;而书中的知识如果不用经验来验证,就会显得空洞无物。
读书的方法
不可存心诘难作者:读书时不应故意挑剔作者的观点。
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不应完全相信书中的内容。
不可寻章摘句:不应只是摘录书中的句子,而应深入思考。
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不同的书有不同的读法,有的只需大致浏览,有的需要深入研读。
读书的益处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
不常写作的人需要记忆力强,不常讨论的人需要天资聪颖,不常读书的人需要巧妙掩饰自己的无知。
不同类型的书籍
读史使人明智:历史书籍可以使人更加明智。
读诗使人灵秀:诗歌可以使人更加灵秀。
数学使人周密:数学书籍可以使人思维更加周密。
科学使人深刻:科学书籍可以使人思想更加深刻。
伦理学使人庄重:伦理学书籍可以使人行为更加庄重。
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学习逻辑和修辞可以使人善于辩论。
总结
培根在《谈读书》中强调了读书的多种益处,并提出了具体的读书方法和建议。他强调了读书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为了提升个人的修养和智慧。通过有目的的读书和结合实际情况的应用,读书可以成为提升个人能力和素养的重要途径。
这篇文章不仅阐述了读书的多种益处,还提供了实用的读书方法,使读者能够更有效地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