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玄学,中国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与世俗所谓玄学、玄虚实有不同。它以老庄思想为骨干,结合儒家经典,形成了独特的哲学体系。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
魏晋玄学的特点包括:
以“三玄”为主要研究对象:
并以《老子》、《庄子》注解《易经》。
以辩证“有无”问题为中心:
以何晏、王弼为代表的玄学贵无派把“无”作为世界的根本和世界统一性的基础;崇有论者裴頠则认为有是自生的,自生之物以有为体。
以探究世界本体为其哲学的基本内容:
贵无派把“无”当作“有”的存在根据,提出了“以无为本”的本体论思想;郭象则主张独化说,认为“有”是独自存在的,不需要“此槐茄无”作为自己的本体。
以解决名教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为其哲学目的:
玄学家重名理之辨,善作概念的分析与推理,辨析名理是其思维形式的森察基本特征之一。
追求“形名”、“言意”等:
魏晋玄学比较注重抽象理论的探讨,使中国哲学的概念以及这些概念间的关系的探讨大大发展起来。
融合了道家与儒家思想:
魏晋玄学的基本思想就是把老庄思想和儒家经义相融合,构造出具有高度抽象性和思辨性的理论。
受佛道两家影响:
两晋时,玄学在思辨方面与佛、道两家互相影响,南朝时则表现为本质上向儒家礼教的靠拢和回归。
综上所述,魏晋玄学是一种具有高度抽象性和思辨性的哲学思潮,它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