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中引用诗词的格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作者 :引用诗词的作者是谁,如“李白”或“杜甫”等。诗名:
被引用的诗词的标题,如“将进酒”或“望岳”等。
诗集或选集名称:
如果诗词来源于某部诗集或选集,需要注明该诗集或选集的名称,如《李太白集》或《杜工部集》等。
出版信息:
包括出版地、出版社和出版年份,如“北京:中华书局,1957”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等。
具体的引用格式可能因学术领域或期刊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大体上可以参考以下示例:
现代或当代诗歌
```
作者姓名. 诗歌题目. 所在诗集.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份.
```
例如:
```
李白. 将进酒. 《李太白集》. 北京: 中华书局, 1957.
```
古代诗歌:
```
作者姓名. 诗歌题目. 所在选集或全集. 编者. 版本.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份.
```
例如:
```
杜甫. 望岳. 《杜工部集》. 杨伯峻编.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
```
在正文中引用诗词时,一般应使用仿宋字体,并且在诗句前加上作者的姓名和诗歌的标题,并用双引号将诗句括起来。如果诗歌来源于一部诗集或者文集,应在标题后面加上所在书籍的名称。同时,引用时使用的标点符号应该与原诗相同,不能随意更改。
此外,在论文的末尾,需要列出参考文献表,按照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左顶格书写,并用数字加中括号表示。
建议根据所使用的引用文献格式(例如APA、MLA等)的要求,正确地列出参考文献,以确保学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