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和为贵"这一表述最早出自《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有子 提出的,而不是孔子本人直接说的。在《论语·学而》中,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这句话的意思是,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王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有子提出“和为贵”说,其目的是为缓和不同等级之间的对立,使之不致于破裂,以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
虽然孔子强调了礼的运用以和为贵,但他同时也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可见孔子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这是有其合理性的。因此,“以和为贵”这一表述虽然与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密切相关,但实际上是 有子在《论语》中提出的。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