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门听课作为一种教学管理手段,有其利弊。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利弊分析:
利
有助于学校对教师进行教学常规的检查
推门听课可以真实反映教师备课情况,帮助学校了解教师上课和备课的具体情况,从而有助于教学管理。
有助于被听课老师自我提高
听课可以帮助授课教师发现课堂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特别是从旁观者角度看教师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听后评课,授课教师可以了解自身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上的提高。
有助于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
推门听课可以真实了解授课老师上课情况,通过听别人的课,可以学习别人授课的方法,和自己教学进行对比,学习别人的长处,改正自己的不足,从而有利于听课老师的发展。
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
推门听课可以彻底杜绝空堂、酒后进课堂、上课接打手机等违规行为,使课堂更加规范有序。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推门听课的主要特点是要备教一致,听课后要第一时间检查执教教师备课,坚决制止和杜绝“有教无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杜绝了公开教学的“作秀、表演”
推门听课的偶然和不确定性的确能有效促进老师们的教学自觉,防止教师在公开教学中“作秀”或“表演”。
形成积极的“竞争”环境
推门听课可以促成学校教育教学、教师成长、学生学习等各方面的提升,形成一种积极的“竞争”环境,促进教师相互切磋,不断提高自己能力发展。
弊
影响老师授课情绪,干扰教师正常授课
被推门听课的老师往往感觉比较紧张,害怕出什么问题,由于紧张,不时的看看领导的脸色,会影响教师上课,老师情绪可能会不稳定,甚至还担心自己上课有什么问题。
领导只听不评,评只批评
有些领导以检查的身份去听,而不是以学习的态度去听,往往喜欢提出一些批评意见,有时候会让老师比较难堪。
因害怕被听课可能会流于形式
很多被听课老师一看领导来了,赶紧让学生做作业或者采用其他方式来躲避听课,这样会使听课流于形式。
让老师感觉不被信任、不被尊重
学校领导在选择“推门听课”的对象时并不是随意的,往往选择工作态度或教学能力可能存在问题的老师,长久下去会给老师和学生传达出一种被“推门听课”的老师能力不行的感觉。
容易打乱老师的上课节奏
推门听课可能会打乱老师的上课节奏,例如,老师本来准备上习题课、讲作业或者考试,但发现有领导来听课,不得不调整上课内容,或者领导在上课一段时间后才进入教室听课,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给人一种“懒政”的感觉
一些学校将“推门听课”当成了管理老师的至尊法宝,而忽略了更多的管理细节,例如,将“推门听课”的结果作为评价一个老师的主要依据,而忽略了老师对备课、写教案、批改作业等情况的检查。
结论
推门听课作为一种教学管理手段,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弊端。其利弊权衡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考虑。如果能够合理实施,推门听课可以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水平。然而,如果过于频繁或不当实施,可能会对教师的教学情绪和效率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学校领导在实施推门听课时应谨慎,并注意方式方法,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作用,减少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