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的平仄区分主要依据以下规则:
句末平仄相反
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应该是仄声(三声或四声)。
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应该是平声(一声或二声)。
例如:“辞旧岁窗花映白雪”中,“雪”是仄声,“迎新年喜鹊闹红梅”中,“梅”是平声。
音步平仄相间
春联的音步一般遵循“平平”或“仄仄”的平仄格式。
例如:“春回大地千山秀”中,“秀”是平声,“福满人间百事兴”中,“兴”是平声。
避免孤平与孤仄
在七言对联中,第三个字避免使用平声或仄声,以避免单调。
例如:“花开富贵合家欢”中,“欢”是平声,“灯照吉祥万年红”中,“红”是平声。
按音调平仄分
普通话中读一声和二声的字视为平声,三声和四声的字视为仄声。
例如:“喜居宝地千年旺”中,“旺”是四声(仄声),“福临家门万事兴”中,“兴”是一声(平声)。
按因果关系分
“因”为上联,“果”为下联。
例如:“春回大地百花争艳”中,“争艳”是因,“万物生辉”是果。
按时间先后分
时间在前为上联,时间在后为下联。
例如:“风送莺歌辞旧岁”中,“辞旧岁”在前,“雪伴梅香迎新春”中,“迎新春”在后。
按空间范围分
小者在前,大者在后。
例如:“风送莺歌辞旧岁”中,“辞旧岁”是小者,“雪伴梅香迎新春”中,“迎新春”是大者。
横批判断
横批的文字书写顺序也可以帮助判断上下联。
如果横批是从右向左书写,上联应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反之亦然。
通过以上规则,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春联的平仄,从而确保春联的正确张贴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