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造船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个关键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主要参与者。
19世纪至20世纪中叶
欧洲主导:19世纪末,英国生产了全球60%以上的船舶,拥有世界50%以上的船队,成为全球最早的造船业中心。
日本崛起:20世纪初期,日本凭借劳动力成本优势和船舶制造技术革新,积极承接欧美造船业产业转移,逐步超越英国成为世界最大的造船国。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
韩国和中国追赶:韩国通过政策支持、技术引进和外资合作等方式大力发展造船业,在大型油轮、集装箱船和液化天然气船建造方面占据了世界造船市场的较大份额,于2003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
东亚竞争:与此同时,中国造船业也在稳步发展,2010年成为世界一流行列。
21世纪初至今
中日韩竞争:全球造船业主要由中日韩三国主导,三国几乎瓜分了造船业九成的份额。
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绿色低碳和数字智能成为造船业的发展趋势,中国、日本、韩国等主要造船国家正全力推进相关技术、设备、法规和标准的发展。
重要事件
2000年:韩国以40%的市场份额正式超过日本,问鼎全球第一。
2007年:全球船舶订单量达到1.73亿总吨的峰值。
2009年:全球船舶订单量与2007年的峰值相比下降了90%。
全球造船业的历史是一部由不同国家和地区主导的兴衰史,随着技术革新和市场需求的演变,这一格局也在不断变化。当前,中日韩三国在全球造船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且正在积极推动造船业的绿色低碳和数字智能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