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招俊杰三千客,漫有英雄百万兵。羊质虎皮功不就,凤毛鸡胆事难成。更怜一种伤心处,家难徒延两弟兄。
这首诗概括了袁绍的一生。首联“累世公卿立大名,少年意气自纵横”称赞了袁绍出身名门,少年时意气风发。颔联“空招俊杰三千客,漫有英雄百万兵”则指出袁绍虽然手下有众多俊杰,但实际能力不足,无法像真正的英雄那样成就大业。颈联“羊质虎皮功不就,凤毛鸡胆事难成”进一步讽刺了袁绍外强中干,无法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尾联“更怜一种伤心处,家难徒延两弟兄”则表达了作者对袁绍家庭悲剧的同情,尤其是他因内部纷争而延误了国家大事。
本初豪气盖中华,官渡相持枉叹嗟。若使许攸谋见用,山河争得属曹家?沮授囚中苦谏袁绍,袁绍怒叱之。逆耳忠言反见仇,独夫袁绍少机谋。乌巢粮尽根基拔,犹欲区区守冀州。
这首诗通过一系列场景描绘了袁绍的失败和内部矛盾。首联“本初豪气盖中华,官渡相持枉叹嗟”称赞了袁绍曾经的豪情壮志,但在官渡之战中却未能取得胜利。颔联和颈联通过假设和对比,表达了如果袁绍能够采纳许攸的计策,或许能够改变战局,以及沮授因忠言被误解的悲剧。尾联“乌巢粮尽根基拔,犹欲区区守冀州”则描绘了袁绍在乌巢粮尽后,仍然坚持守城,未能及时撤退的失误。
这些诗歌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讽刺,展现了袁绍这一历史人物的复杂性格和悲剧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