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是一个寓言故事,出自《战国策·楚策》,讲的是战国时期楚国楚襄王的故事。
故事梗概如下:
背景:
楚襄王即位后,重用奸臣,政治腐败,国家一天天衰亡下去。
大臣劝谏:
楚国大臣庄辛看到国家衰败,非常着急,多次劝谏楚襄王要关心国家大事,但楚襄王只顾享乐,根本听不进劝谏。
预言:
庄辛对楚襄王说,如果继续沉迷于享乐,国家迟早会灭亡。楚襄王听后大怒,责骂庄辛。
亡羊事件:
庄辛离开后,楚襄王仍未觉悟。没过多久,秦国派兵攻打楚国,楚国几乎没有什么抵挡,最终沦陷。
补救措施:
楚襄王在国破家亡之际,想起庄辛的忠告,悔悟过来,派人将庄辛迎回,并向他请教如何挽救国家。庄辛建议楚襄王“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即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明白了“亡羊补牢”的含义: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这个成语鼓励我们在遇到挫折或失败时,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采取措施加以改进,以避免更大的损失。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