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程思政角度,教师职业道德这门课对学前教育有以下几方面的启示:
热爱幼儿
教师要满怀热情地对待幼儿,关心爱护全体幼儿,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幼儿。这种热爱不仅体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还应贯穿于教师的日常生活和与幼儿的互动中。
以身作则
教师要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着装和为人处事的礼仪,为幼儿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同时,教师还应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素养,严谨教学态度,积极创新,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严于律己。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和教师观
课程思政强调通过课程内容渗透爱国守法、爱岗敬业、职业道德、为人师表、团结合作、尊重生命、工匠精神等隐性思政内涵,帮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职业理念。
培养职业道德情感和意志
教师职业道德课程应培养学生远大的职业道德思想,掌握正确的职业道德知识,陶冶真诚的职业道德情感(如职业正义感、职业责任感等),并磨练坚强的职业道德意志,确定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
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教师的道德意义和生命意义对幼儿身心成长和教育起着重要作用。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方式、情感、行为规范、人格魅力等直接影响幼儿的成长,因此,教师职业道德课程应帮助学生理解并践行这些道德规范,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推动学前教育事业发展
通过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培养德才兼备的幼儿教师,进而更好地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课程思政不仅有助于学生个人的成长,还对整个学前教育的质量提升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教师职业道德这门课对学前教育的启示主要体现在热爱幼儿、以身作则、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培养职业道德情感和意志、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以及推动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等方面。这些启示不仅有助于提升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道德水平,还能为学前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