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竹子常常搭配着诗词来表现,其中比较经典的词句有:
结庐在竹林,不觉清都梦已稀。—— 唐代刘禹锡《陋室铭》
千竿万竿竹如云,绿峰啁啾绿峰翠。—— 宋代黄庭坚《赠张琳端公》
斜月照林寒,影入竹边身未还。
竹影清风。
笔走龙蛇。
竹报平安。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竹石》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王安石《咏竹》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刘禹锡《庭竹》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竹里馆—— 裴迪
初食笋呈座中 李商隐嫩箨香苞初出林,五陵论价重如金。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
华藏院此君亭咏竹 王安石一径森然四座凉,残阴馀韵去何长。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烦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伦学凤凰。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高骈《对雪》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空山竹瓦屋,犹有燕飞来。
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昔我十年前,与君始相识。曾将秋竹竿,比君孤且直。
山上长满了竹子,每逢春天,竹子发了芽,微风吹过,发出“沙沙”的响声,远远望去,好像起伏着的大海的波涛。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著于竹帛、竹柏异心、弹丝品竹、竹马之交、竹篱茅舍、永垂竹帛、易如破竹、朽竹篙舟、胸无成竹、松茂竹苞、势如劈竹、势如破竹、品竹调丝、芒鞋竹笠、柳门竹巷、东南竹箭、胸有成竹、青梅竹马、罄竹难书、竹报平安、竹马之友、竹篮打水、竹头木屑等。
这些词句不仅描绘了竹子的美丽形象,还赋予了竹子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适合用于国画中表现竹子的精神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