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妇闺情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重要题材,主要描写了思妇对远行丈夫的思念和哀怨。以下是一些著名的思妇闺情诗:
《诗经》 《邶风·击鼓》: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汉魏六朝 《古诗十九首·冉冉孤生竹》: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唐代 王昌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李白《子夜吴歌·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宋代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明清
纳兰性德《青衫湿遍·悼亡》:
“悼亡词,哀婉动人,表达了对亡妻的深深思念。”
这些诗歌通过不同的手法和角度,细腻地描绘了思妇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