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隆超市老板的女儿捡到100元钱,送到白龙港村村委会,最后交给了失主。
小区一个孩子不慎掉入下水道,村民看到了,奋力救出,孩子得以生还。
对门两口子吵架了,楼下两口子跑过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劝好了夫妻俩。
邻居家的菜园子的蔬菜快旱死了,二爷浇园子时,看到了,就顺便帮邻居把菜地浇了。
热心帮助游客等人指路。
人们知道后纷纷围拢来买着购买,一篮子竹扇很快被抢购一空。等着买米下锅的老婆婆十分高兴,十分感谢乐于助人的大书法家。
严植之救人急难:南朝梁天监年间,严植之在江边偶然看见一个人躺在地上,衣服破烂,面目浮肿,询问之后得知此人姓黄,是荆州人,因家贫外出帮工。近来身患重病,被急于赶路的船主抛在岸上。严植之于是将此人接回家中,为他治病。
王羲之助人卖扇: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天下闻名,但是他轻易不肯给人写字。有一天,王羲之在路上遇见了一位贫苦的老婆婆,提着一篮竹扇在集市旁叫卖,却没有什么人去买。他看到后心里很感同情,于是就帮老婆婆在每把扇子上都题上字。人们知道后纷纷围拢来抢着购买,一篮子竹扇很快被抢购一空。
辛公义改变陋习:隋朝人辛公义曾任岷州(今甘肃岷县)刺史。当地的老百姓有一种陋习,凡是家里有人生了病,大家都害怕染上,谁都不肯照料病人往往得不到照顾和治疗而病情加重,很快死去。辛公义到任后了解到这相状况,就下令将病人抬到衙门里来,自我和数百位病人住在一齐,亲自安排给他们看病服药的事情。经过细心照料,这些病人都恢复了健康。
李士谦乐善好施:北朝魏齐时,有位叫李士谦的人,家庭十分富有,但人崇尚节俭,为人慷慨,常周济老百姓。有一年春荒,许多人家都断了粮,李士谦就拿出一万石粮食给乡里的缺粮户。到了秋天又遇年成不好,庄稼欠收。借了粮的人都要求延期偿还。李士谦说:“我借粮给你们是为了帮大家度荒,不是为求利。既然年成不好,借的粮就不用还了。”于是他请来一些欠粮的人吃饭,在吃饭时当着大家的面烧毁了全部借据。第二年粮食丰收了,许多人挑粮来还,李士谦坚决不收,还粮的人只好又挑了回去。
染店桥村村民邬良华一家在农忙时节帮助侧翻的货车和驾驶员。
雨豪在街上帮助老爷爷推车。
雨豪在医院帮助生病的同学。
雨豪在大桥上跳入水中救起落水者。
邱娥国关爱孤寡老人,奉养了13名孤寡老人,由他送终的就有9个。
邱娥国热心扶贫济困,帮助辖区内下岗工人实现再就业。
邱娥国帮助无家可归的孩子“多多”解决户口、生活费等问题。
李丹娜在学校帮助同学,借出课本,组织班级打扫卫生。
文安县首例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栾长宝成功采集悬液,帮助需要干细胞移植的患者。
这些事例展示了身边乐于助人的善举,体现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互帮互助的美好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