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衣食与修养的名人素材如下:
汉文帝刘恒
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晏婴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辅相,大力倡导俭朴节约,并且身体力行,"食不重肉,妾不衣帛",以清廉节俭为齐人所称道。晏婴平时穿的是粗布衣服,即便祭祀祖先也不过把衣服和帽子洗干净穿上而已。
苏轼
一生宦海浮沉,却始终能在贫富间秉持真修养。得意时,他赏西湖美景,于美食佳酿中品味生活意趣,不奢靡却懂享受;落难黄州,他躬耕东坡,粗茶淡饭亦欣然,安贫乐道,不怨不艾。其弟苏辙,同样在困窘时安守本分,不因贫寒而失文人风骨。
汤斌
清朝官员,任江宁巡抚时,安于清贫,一日三餐常以豆腐汤佐食,人称“三汤巡抚”。后来,尽管官越做越大,他依然保持简朴的作风,因衣着朴素被称为“羊裘尚书”。
包拯
宋代清官,铁面无私,执法如山,且不附权贵反对朝野一切奢侈浮华之风,身体力行为民请命、兴利除害。史书上记载了其不少清廉事迹,其中最为著名的“不持一砚归”的故事就发生在宋仁宗初年——包拯任端州知州之时。
这些名人通过他们在衣食方面的简朴和对修养的重视,展现了高尚的品德和道德风范,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