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少卿是《儒林外史》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的故事梗概如下:
仗义疏财:
杜少卿以仗义疏财著称,只要别人在他面前张口求助,他必定会尽力资助,且不图报答。例如,杨裁缝的母亲得暴病死了,他拿出二十多两银子帮助杨裁缝办理丧事。
反抗封建礼教:
杜少卿在许多地方突破了封建礼教的束缚。他用普通的人情来解释《诗经》,认为《诗经》中的《溱洧》之诗只是夫妇同游,并非淫乱。他反对多妻制,认为破坏了人类的自然平衡。
追求自由:
杜少卿是一个有理想、追求自由的少年。他虽然来自一个贫困的家庭,但仍然追求自己的梦想,即将名门家族的文化和知识传承给下一代,并在过程中发现自己的真实价值。
不拘小节:
杜少卿在日常生活中不拘小节,敢于在封建社会那个窒息的时代在光天化日之下拉着妻子的手游山饮酒。他力排众议,称赞沈琼枝的反抗行为,认为盐商富贵奢华,多少士大夫见了就销魂夺魄,而沈琼枝一个弱女子,却可敬极了。
拒绝官场:
杜少卿虽然出身于“一门三鼎甲,四代六尚书”的大官僚地主家庭,但他却出污泥而不染,行为中有些离经叛道,思想中具有某些民主主义的成份。他蔑视科举,瞧不起功名富贵,甚至装病拒绝应征出仕。
重情重义:
杜少卿对待朋友和家人非常重情重义。例如,他帮助鲍廷玺办戏班子,资助鲍廷玺二百两银子,让他自谋生路。他还帮助娄太爷、宋乔等人,体现了他宽容心和热情。
生活情趣:
杜少卿虽然不追求奢华生活,但他有自己的生活情趣。他吃的肴馔都是自己家里整治的,极其精洁。他喜欢美食,对待客人热情好客。
综上所述,杜少卿是《儒林外史》中一个充满理想、追求自由、仗义疏财、反抗封建礼教的人物形象。他的故事展示了他在封建社会中的独特个性和追求道德与才华互补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