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1470-1524),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是明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诗人,其作品中有多首描写苏州的诗作,以下为代表性作品及赏析:
一、代表作《桃花庵歌》
这是唐伯虎最著名的苏州题材诗作,通过描绘桃花庵的隐居生活,表达了对自由与超脱世俗的追求。
原文:
```
不愿鞠躬车马前,桃花庵裹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
酒醒年复年,枝贫者缘在平地一在天。
他得驱驰我颠,我咲世人看不穿。
```
赏析:
以“桃花庵”为核心意象,展现隐士生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
通过“酒醒年复年”的反复吟唱,体现对时间流逝的淡然态度;
被明代赵孟頫评为“吴中才子第一人”,是苏州文人精神的典型代表。
二、其他相关作品
《题画鸡》
虽然以画鸡为主题,但隐含对世俗功名的反思,画鸡桥(原名兴隆桥)位于无锡荡口古镇,与苏州有文化关联。
《题寒山寺》
借助寒山寺的钟声,抒发现代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寒山寺位于苏州,是苏州文化的重要符号。
三、创作背景补充
唐伯虎出生于苏州吴县(今属江苏),其一生坎坷,多次仕途失意后隐居苏州,以书画和诗词自娱;
《桃花庵歌》作于其晚年,正值其穷困潦倒之际,诗中流露出的豁达与超脱,成为其精神自传。
综上,唐伯虎通过《桃花庵歌》等作品,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展现了苏州的自然风光与人文精神,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