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 创作于他隐居鹿门山时期。孟浩然早年曾隐居鹿门山,后来入长安谋求官职,但考进士未中,最终选择返回故乡。这首诗即是在他隐居期间,抓住春天早晨醒来时的瞬间展开联想,描绘了春天早晨的美丽景色,并抒发了对春天和春光的热爱与珍惜之情。
具体来说,诗的前两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描绘了春夜睡眠的香甜和醒来后听到的鸟鸣声。后两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则通过回忆昨夜的风雨声,表达了对春天花朵的怜惜之情。
这首诗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情景交融,深得大自然的真趣,反映了孟浩然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