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正文案网-每一句好文案都值得收藏

铭正文案网-每一句好文案都值得收藏

诚信的来历和含义?

59

诚信,是一个道德名词,泛指待人处事真诚、老实,出自《礼记·祭统》:“是故贤者之祭也,致其诚信,与其忠敬。”诚信包含两个主要方面:一是指为人处事真诚诚实,尊重事实,实事求是;二是指信守承诺。

诚信一词最早是分开使用的,“诚”和“信”都是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之一。最早将“诚”与“信”连用的是春秋时代齐国著名的政治家、经济学家管仲。他明确提出:“先王贵诚信。”。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诚,信也”,“信,诚也,从人言。”。诚是真实不欺的品格,诚的基本要求就是不自欺、不欺人。信的本义是“从人”、“从言”,“人言为信”,其意思就是说,一个人说出的话、许下的诺,就一定要做到、要践行。信与诚一样,其基本要求也是真实不欺,但它更侧重于对人讲话的真实不欺,要遵守自己对他人的承诺。

诚信的含义还包括诚实守信,即诚实无欺、恪守信用。诚信的意思就是要立足于道德自我,面向他人,在人际关系中讲诚实与信用。诚信还包含实事求是的精神,如孔子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在现代社会,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中国将“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一个基本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