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成语
张牙舞爪 形容猛兽凶恶,常比喻猖狂凶恶。出自《敦煌变文集》,原指龙生三日即张牙舞爪,现多用于形容人的凶狠神态。
虎狼之势
形容极凶猛的声势,如“虎狼之师”比喻战斗力强。强调气势的凶猛与残暴。
豺狼虎豹
指残食人畜的野兽,比喻凶残的恶人。常与“群雄逐鹿”等成语连用。
二、扩展成语
饿虎扑食: 比喻动作猛烈迅速,如饥饿老虎扑食羊羔。 猛虎下山
洪水猛兽:比喻极大的祸害,如“洪水猛兽,人人避之”。
张牙舞爪(变体):同“张牙舞爪”,强调凶恶的外表。
三、近义词与相关成语
张牙舞爪:同义,强调动作与神态的凶猛。
气势汹汹:虽不直接形容动物,但可借喻凶猛气势。
盲风怪雨:比喻急骤凶猛的困境,含贬义。
四、使用建议
语境选择:描述具体动物时优先用“张牙舞爪”“豺狼虎豹”;比喻恶人时可用“毒蛇猛兽”。
搭配注意:避免与“群雄逐鹿”等中性成语混淆,后者多指竞争而非凶猛。
以上成语均源自古典文献,兼具文学性与表现力,可根据具体语境灵活选用。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