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山图》的题字主要指乾隆皇帝的御跋,其内容为七言律诗,题于画作右上首,落款“丙午新正月御题”。全诗如下:
```
江山千里望无垠,元气淋漓运以神。
北宋院诚鲜二术,三唐法总弗多皴。
可惊当世王和赵,已讶一堂君与臣。
曷不自思作人者,尔时调鼎是何人?
```
一、诗句含义解析
首联 :“江山千里望无垠,元气淋漓运以神。” 描绘了画中江山壮阔的景象,强调其无边无际的辽阔感与神韵,体现画家以神来之笔捕捉自然神韵的能力。
颔联:
“北宋院诚鲜二术,三唐法总弗多皴。”
赞颂北宋院体画法(如院诚)的独特性,认为其开创性技法超越了唐代传统皴法,体现了对北宋山水画发展的贡献。
颈联与尾联
“可惊当世王和赵,已讶一堂君与臣。”
以“王”指王希孟(或王希孟),称其作品令人震惊;“赵”指赵佶(宋徽宗),赞叹两人既是艺术巨匠又是君臣典范。 - “曷不自思作人者,尔时调鼎是何人?”
以反问形式感慨,当时有如此艺术成就的背景,令后世之人不禁思考自身作为。
二、历史背景与意义
乾隆题跋的定位
乾隆的题跋不仅是个人艺术评价,更代表了清代对北宋山水画的推崇,体现了书画艺术的传承与延续。
与画作的关系
题诗与山水画意境高度契合,通过书法与绘画的结合,共同营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
三、争议与补充
作者争议
《千里江山图》作者王希孟的身份存在争议,有史料称其为北宋徽宗时期宫廷画师,而蔡京是北宋后期权臣,两人活动年代相隔较远。但现有文献和画作均以王希孟为作者,蔡京题跋作为后世留存的重要元素,不影响对原作的核心理解。
综上,乾隆题字通过艺术评价与历史感慨,成为《千里江山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展现了宋代书画艺术的巅峰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