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韬箭射天狼。出自明代李梦阳的《秋望》。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出自唐代沈佺期的《独不见》。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出自宋代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出自唐代李白的《蜀道难》。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出自宋代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狼跋其胡,载踬其尾。
豺狼塞衢路,桑梓成丘墟。出自唐代王绩的《薛记室收过庄见寻率题古》。
狼!给人的感觉是凶残、奸诈、孤独、冷酷。
北极狼星落,中原王气高。出自黄庭坚的《结客》。
须臾诚快意,狼籍不可言。出自黄庭坚的《拟君子法天运》。
虎皮裁鞍雕羽箭,射杀山阴双白狼。出自黄庭坚的《塞上曲》。
朝践狼山雪,暮宿榆关云。出自陆游的《出塞曲》。
拔剑切大肉,哆然如饿狼。出自陆游的《鹅湖夜坐抒怀》。
江面水军飞海鹘,帐前羽箭射天狼。出自陆游的《秋荻歌》。
县吏亭长如饿狼,妇女怖死儿童僵。出自陆游的《秋荻歌》。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出自蒲松龄的《狼》。
这些诗句从不同的角度和情感描绘了狼的形象,有战场上的英勇,也有对狼性狡猾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狼这一动物的多方面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