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春游颐和园》
今借闲身,漫步茵茵。那西堤、桃蕊缤纷。帅男靓女,且共销魂。叹心中诗,梦中曲,水中云。曾经世事,更觉谁亲。这当前、依旧天真。掬来碧水,尽洗纤尘。乐红了花,绿了柳,美了人。
《游览颐和园》
名苑颐和放眼宽,连峰抱水对蓝天。佛香金碧辉晴日,万寿葱茏压众山。十里长廊千画雅,一湖琼液七霓悬。身登石舫随波逝,已是飘飘云外仙。微风抚面除乏意,柳叶飘飞驻岸头。小憩颐和园景赏,樱零粉瓣泛湖舟。一径竹荫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沙。月波楼,在颐和嗣昆明。
《游颐和园》
午后踏青皇苑中,无边景色醉无穷。满堤柳影三分绿,万朵桃花一点红。怕使娇颜沾俗气,但求巺二降天风。清香淡淡随长路,十里春光伴始终。
《颐和园经典诗词》
微风抚面除乏意,柳叶飘飞驻岸头。小憩颐和园景赏,樱零粉瓣泛湖舟。
康乾盛世筑漪园,颐养冲和一代奸。万寿山风述往事,昆明湖水咏新篇。
细雨缠绵绿柳梢,桃兰吐蕊花如潮。一年又见千芳竟,知春亭前分外娇。
绿树掩行宫,楼宇重重。山光水色远眸中。
《颐和园对联》
玉泉流贯颐和园墙根,殿阁嵯峨接帝京,阿房当日苦经营。只今犹听宫墙水,耗尽民膏是此声。
绣漪桥,位于颐和园昆明湖之最南端,亦名锣锅桥,为自水路进入颐和园的门户。联语表现的是绣漪桥周围妩媚诱人的景色。
《颐和园月波楼》
一径竹荫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沙。月波楼,在颐和嗣昆明。湖中韵南湖岛上。联语描绘竹林、花枝、沙滩在月色笼罩下的微妙变化,使楼的周围、远近充盈着一片迷蒙幽静的气氛,意境十分柔和淡雅。
《颐和园十七孔桥》
虹卧石梁,岸引长风吹不断。波回兰桨,影翻明月照还空。十七孔桥,横跨于颐和园昆明湖的东堤和南湖岛间,桥由十七个孔券组成,长150米,为颐和园中最大石桥。
《颐和园谐趣园饮绿亭》
云移溪树侵书幌,风送岩泉润墨池。谐趣园系北京名园颐和园中之园,原名惠山园。饮绿亭为其中一水榭,曾名水乐园。本联构思奇丽:溪边树梢上一抹彩云飘逸而来,好像触及书房的帷帘;山泉随风流至,仿佛润湿了屋中的砚台。
《沁园春·颐和园雪景》
凤阁龙楼,玉树琼林,拥万寿山。望佛香阁耸,凌霄气势;排云殿踞,捧日风烟。谐趣园中,听鹂馆里,清乐悠悠荡九天。长廊亘,赏八千彩画,仙子翩翩。昆明湖景莹然,焕艳雪银桥蓬岛连。看拱圈十七,联翩涵洞;戏狮五百,排列栏杆。岸卧铜牛,水浮石舫,历尽沧桑见乐园。朝暾耀,映珠宫贝阙,万象喧妍。
《六州歌头·北京》
五星赤帜,赫赫耀云头。天门耸,华表立,金水漾,浣琼楼。玉宇连仙阙,故宫紫,瀛台碧,观白塔,醉圜丘。绮霞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