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容不迫的意思是指人在面对各种情境时,能够保持一种镇定自若、不慌不忙的态度。这种态度不仅体现在外在行为的稳健上,更透露出内心的一种平和与自信。具体而言,“从容”指的是举止行动自然大方,不紧张、不局促;“不迫”则意味着没有压力感,不被外界环境所迫使,能够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意愿行事。
该成语出自《庄子·秋水》,原文为:“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庄子通过观察鲦鱼在水中自由自在、不慌不忙地游来游去,感慨这是鱼的快乐,从而引申出“从容不迫”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镇定。
在用法上,“从容不迫”可以作为谓语、定语或状语,通常用于形容人的举止和态度,并且是一个褒义词。
例如:
1. 当她昂首走向敌人的屠刀时是那么从容不迫视死如归。
2. 会场周围绿树成荫,到处人山人海,大家从容不迫走进会场,认真听取专家讲解,大家感到受益匪浅,收获颇多。
3. 巴金《家》十五:“这些人从容不迫地叩了头,花费了半点钟以上的时间。”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