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喊城隍——神乎(呼)其神
咸菜拌豆腐——有言(盐)在先
大门口挂红灯——美名(明)在外
烂袜子改背心——小人得志(之)
一、二、三、五——没事(四)
一头栽到炭堆里——霉(煤)到顶
一脚踢翻煤球炉——散伙(火)
一二三四五六七--王(忘)八
一个墨斗弹出两条线--思(丝)路不对
一斤面粉摊张饼--落后(烙厚)
一百斤面蒸一个寿桃--废(费)物点心
染房的姑娘不穿白鞋——自然(自染)
怀里揣小拢子——舒(梳)心
马店买猪——没那事(没那市)
外婆死了儿子——无救(无舅)
哥哥不在家——少来(嫂来)
小苏他爹——老输(苏)
雨打黄梅头——倒霉(倒梅)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老太婆上鸡窝——笨蛋(奔蛋)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净是书)
半两棉花——免谈(免弹)
牵羊进照相馆——出洋(羊)相
被单蒙桌子——作为(包围)很大
四扇屏里卷灶王——话(画)里话(画)
麻袋换草袋——一代(袋)不如一代(袋)
脑瓜上套袜子——能出角(脚)了
寿星弹琵琶——老生常谈(弹)
孕妇走独木桥 -- 铤而走险。(挺而走险)。
老公拍扇 -- 凄凉。(妻凉)。
31. 乌龟爬门槛 -- 但看此一番。(但看此一翻)。
32. 针尖尚挑毛巾 -- 不足为奇。(不足为旗)。
33. 钝刀破竹 -- 想不开。(响不开)。
34. 电线杆上绑鸡毛 -- 好大的胆子。(好大的掸子)。
35. 灯草打鼓 -- 不想。(响)。
36. 大萝卜进菜窖——没影(缨)了
37. 电线杆上插鸡毛——好大的胆(掸)子
38. 药铺裏开抽屉——找玩(找丸)。
39. 耕地裏甩鞭子——吹牛(催牛)。
40. 歪嘴吹喇叭——一股邪(斜)气
41. 后边扎小辫——违法乱纪(尾发乱系)。
42. 庙背后看神——妙(庙)透了
43. 杂货铺卸货——没进步(布)。
44. 炭火盆扛肩上——恼(脑)火
45. 铃铛掉了舌头——不想(响);没想(响)头了
这些谐音歇后语不仅富有幽默感,而且蕴含深刻的意义,是汉语言文化中的瑰宝。希望这些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谐音歇后语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