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yle> #wennei .showanswer{font-size: 14px;margin-bottom: 10px} .g9{font-size: 14px;}
隐藏菜单
id_7广告位-99%*49
搜索
《采莲曲》原文、翻译及赏析_《采莲曲》全诗
人阅读
id_1广告位-95%*60

采莲曲二首

采莲曲二首

朝代:唐代

作者:戎昱

原文:

虽听采莲曲,讵识采莲心。漾楫爱花远,回船愁浪深。

烟生极浦色,日落半江阴。同侣怜波静,看妆堕玉簪。

涔阳女儿花满头,毵enty同泛木兰舟。

秋风日暮南湖里,争唱菱歌四起.

译文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田田荷叶之中,仿佛一色一色,分不清谁为荷叶、谁为罗裙。粉红的荷花在花间绽放,各展其美,相互映照,美得人迷.

混入船浆而不见踪影,听歌四起才觉察到有人。

采莲女之欢容如吴越国色、楚王妃嫔,她们争做采莲舟划动的妙手。湖水打湿了衣裳。

采莲池中 Mixed 船浆难以辨识,只在定睛细察时才勉强辨认出来。听歌四起才觉察到有人.

注释

采莲曲:古曲名。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赏析

第一首诗写水乡姑娘的采莲活动。

吴姬、越艳、楚王妃三个词连用,铺写出采莲女们争芳斗妍的景象。第二句正写采莲活动,从“争弄莲舟”来看,似乎是一种采莲的竞赛游戏。唐汝询说:“采莲之戏盛于三国,故并举之。”(《唐诗解》)因为要划船竟采,顾不得水湿衣衫。

采莲女们那好胜、活泼、开朗的情态就通过“水湿衣”这个细节表现出来。

她们划着采莲船来到一个花的世界,而最后两句点出她们直到月上江头才回去。诗人不急着写回程,而是插叙采莲女来的情境,她们来时被花儿所迎接,可见花儿是很灵巧,它们与美人同在。

采莲池中 Mixed 船浆难以辨识,只在定睛细察时才勉强辨认出来。听歌四起才觉察到有人.

这首诗虽难,但写出了作者对边塞的热爱和向往。

乱入池中看不见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诗的第三句“乱入池中看不见”,是对前两句的补充和深入。它有两重含义:一是突出荷田的稠密,使人荷莫辨更真实可信;二是突出了观望者的真实感受和心理活动。其中“乱”字用得十分微妙。末句“闻歌始觉有人来”除了从另一面说明少女被荷田遮蔽与消融,难以被观望者发现以外,又写出一种声音的美,增添了诗的活泼情趣。“乱”字既指采莲女们纷纷入池嬉笑欢闹的场面,也可指人与花同样娇嫩难以辨别,眼前一乱的感觉而“看不见”呼应上文,也更显荷叶罗裙,芙蓉人面之想像了,同时也虚写了荷塘中花叶繁茂,人在其中若隐若现之景,并引出下句:“闻歌始觉有人来。”这一句描写细腻入微,仿佛让读者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了诗人当时真实的感受。“始觉”与上句“看不见”呼应,共同创造出了一种“莲花过人头”的意境。“闻歌”也与“乱”字呼应,悠扬动听的歌声表现出她们活泼开朗的天性,同时也为整个采莲的场景添上了动人的一笔。

这首诗句与句联系紧密,意蕴深远,精雕细琢却给人带来清丽自然之感,可以看出王昌龄炼字炼意的高超技艺,对中晚唐的诗歌有着重要的影响。

  推荐阅读

  2025地球熄灯一小时宣传标语(2025年地球熄灯一小时活动主题)

  凉州词 王之涣拼音_古诗凉州词王之涣带拼音

  背影仿写作文800字_背影仿写作文800字怎么写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
  • id_5广告位-99%*100
发表评论
畅言评论-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评论模板中修改
  • id_2广告位-99%*100
  • id_3广告位-99%*100
  • id_3广告位-99%*100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
你可能感兴趣

©Copyright ©2007-2016 www.zizaicun.com (万聚范文万)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QQ:2775252566 滇ICP备2024035790号-3   

合同范文
总结模板
通知体会
其他

©Copyright ©2007-2016 www.zizaicun.com (万聚范文万)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QQ:2775252566 滇ICP备202403579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