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些是大家的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这些是大家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教学目标: 认识学校的公物,建立公物的概念。尝试用多种方法,认识学校公物给我们的学校生活带来的便利。通过调查班级里的公物,了解使用公物的状况,在调查过程中反思自我和他人的行为,在寻找和思考中探索爱护公物的方式。
教材分析: 《这些是大家的》是《我们在公共场所》这一单元的第1课,对其他几课起着铺垫、引导的作用。本课由“学校里的公物”、“身边的公物还好吗”“我和公物的故事”“大家一起来爱护”四部分内容组成,此外还融入了《中小学生守则》中的内容“爱护公共财物”。本课时第一、二、三部分,主要是引导学生走访校园,帮助学生认识学校里的公物,认识学校公物给我们带来的便利;现场调查班级公物的使用的情况,发现问题,产生对爱护公物问题的关注;采用换位思考的讲故事方式,感受公物和“我”服务的联系:公物为我服务,我应该爱护公物;从“我和公物的故事”反思自己的行为,布置学生开展校园公物小调查。
学情分析: 对校内公物的保护是一个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学生养成责任意识的重要途径。二年级学生不缺乏使用公物的经历,并且时时刻刻都在享受着公物提供的种种方便,但对于一些特殊的或需要维护的公物,他们可能缺乏足够的了解和处理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学校的公物,尝试用多种方法认识学校公物给我们的便利,通过调查班级中的公物,反思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进而寻找爱护公物的方法,并布置学生开展校园公物的小调查。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保护公物;如何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特别是在面对需要维护的特殊或复杂公物时,如何有效保护它们。
教学准备: 1. 教学挂图、课件、教学设计模板等。2. 班级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调查表,记录他们观察到和发现的校园中的公物及其用途。3. 小组活动材料及工具。
课堂流程: 1. 教师讲解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2.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关于校园公物的认识与感受。3. 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调查,记录发现的校园公物及其用途和特点。4. 小组活动结束时,收集整理各组的调查结果,并汇报出来。5. 教师总结校园公物保护的重要意义。6. 鼓励学生提出其他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作业: 每天布置一次校园公物小调查任务,记录到周末后提交,分享给小组同学和老师。
设计意图: 通过今天的教学设计,让学生们从日常生活中接触校园的公物入手,认识它们的作用,并从中产生保护和爱护的意识与行动。
教学内容: 教师讲解《这些是大家的》教学设计。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校园公物的认识与感受,记录发现的校园公物及其用途和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校园公物小调查任务,并鼓励学生提出其他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六、课堂总结: 教师回顾今天的教学内容,强调校园公物保护的重要性。 students share their thoughts and questions.
七、布置调查活动: 1. 安排学生分组讨论,记录校园中的公物及其用途和特点。2. 提前一周布置调查任务表,并提醒学生提交结果。3. 提供调查材料和工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设计意图: 通过布置调查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保护校园公物,增强环保意识与责任感。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
